10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国家层面对医学人文的重视和推动,旨在通过教育和实践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通过阅读医学人文相关的书籍、文章和案例,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医学的多维度性质,提升医学生和医疗从业者的人文素养,从而在实践中更好地服务于病人和社会。
上一期医学人文读物推荐中,为大家带来“法律、伦理与医学决策”的书籍。今天,我们继续为大家推荐与“癌症治疗中的人文关怀”主题相关的书籍。
在医学的道路上,每一位医生的成长都是一段漫长而充满挑战的旅程。从初入医学院的青涩学子,到在病房中与死神搏斗的白衣战士,医生的成长不仅仅是医学知识的积累,更是医学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医生从学生到专家的成长历程中,医学人文如何与之深度对话,共同塑造医生的职业形象和医疗实践?
医学教育与人文关怀的启蒙
医学院是医生的成长起点。在这里,医学生们不仅学习基础医学知识,也接触到医学伦理和医学人文的初步概念。医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出技术精湛的医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出具有同情心、责任感和职业操守的医者。
医学人文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患者的关怀。通过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学生们理解到:医生的工作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是在患者最脆弱的时刻给予支持和安慰。
实践与人文关怀的深化
实习和住院医师阶段,医生在临床上接触到患者,医学人文教育中的沟通技巧和同理心变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建立医患信任,提高患者满意度。当医生在实践中面临伦理困境,如资源分配、患者自主权等,医学人文提供了决策的伦理框架,帮助医生在复杂情况下做出合理的选择。
医学人文领导力与传承
随着医生职业发展,他们在医学人文方面的理解和实践也不断深化。医学人文不仅影响医生的临床决策,也影响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高级医生和专家在医学人文方面的领导力对于培养下一代医生至关重要。他们通过言传身教,将人文关怀的理念传递给年轻医生。同时,他们也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完善自己的人文关怀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医疗服务的模式。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对医疗的需求和期望不断变化,医学人文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医生需要在利用科技提高诊疗效率的同时,维护医学人文的核心价值。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将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趋势。
医生的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医学人文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影响医生如何实践医学,也影响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和患者。通过不断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和实践,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深刻人文关怀的医生,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医学人生
著者: (加) Michael Bliss , 主译郎景和
索书号:K837.116.2=51/S2305
本书以朴实无华的语言, 讲述了威廉·奥斯勒的一生对医学实践的伟大贡献, 始终告诫人们不要远离医疗的灵魂, 即医学人文。书中涉及现代医学的来临、医师培训、医患关系、医学理想中的乡土论与整体论、角色建模、女权主义、人文主义等内容, 无论科技如何发展, 医学本源不变。本书提示所有医生用威廉· 奥斯勒的典范品行来衡量规范自己的行为, 以激励自己不断去追求理想的目标。
医生的修炼
著者:(美) 阿图·葛文德著 , 欧冶译
索书号:R1/S1508
新手医生阿图满怀抱负进入梦想中的白色巨塔,他将遇到哪些意想不到的试炼?硬着头皮第一次拿起手术刀的他,将如何处理突如其来的变故?在错误切开病人气管的时候,他如何面对从手边一丝丝逝去的生命?在“成功是常态,失败就是一条人命”的职业生涯中,在每一个或者温暖或惊悚的病例故事背后,都是生与死的殊死较量。本书精选了14个主题,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医生所面对的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做抉择时需要考虑的复杂因素。一个个医学现象背后,是外科医生群体的自我审视与修炼。
梅奥住院医生成长手记
著者:Michael J. Collins , 裴云译
索书号:I712.65/S1604
本书是柯林斯在梅奥医疗研究中心担任外科住院医生的成长记录。他用幽默无比的笔调,生动刻画出了自己由被嘲笑不懂专业术语的菜鸟到住院总医生这四年忙碌且混乱的真实生活。将近1500个由生命、死亡和无眠夜晚交织而成的日子,构筑成这段从生涩到成熟的医生成长之旅。
医者的人文情怀:临床小故事
著者:姜林娣, 戴晓敏主编
索书号:R4-05/S2111
本书以住院医师自己亲身讲述在临床轮转过程中所接触的真实故事为基础,结合住院医师自己对故事中引发的法律、伦理等问题进行的思考,并且由带教老师分析和点评医学人文相关问题的内涵。旨在对医学生和住院医生进行医学人文的陶冶与启示,同时也引导临床带教老师注重医学人文的思考与培养。
此外,本书首次以讲故事的形式展开临床案例,不同于其他临床医学案例的客观呈现,具有住院医师的心理活动、情感波动、情节转化等,更加生动活泼,具有较强的可读性。由故事引发的医学人文思考,更是进一步引人共情、反思、升华,更具有实践性、推广性和可行性。
一个医生的自白:走在生命与死亡的十字路口
著者:(英) 亨利·马什著 , 刘丹丹译
索书号:K835.616.2=6/S1807
亨利·马什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前沿现代医学。在从医的生涯中,他曾有手术成功后的振奋,也曾因失败身处毁灭性的低谷,但在内心深处,他从未动摇过对神经外科学的热爱。
在畅销书《医生的抉择》出版后不久,马什就从任职的伦敦圣乔治医院退休了,转而致力于国际人道主义医学援助,在乌克兰和尼泊尔继续做无偿的医学工作。这本书描述了他在这些国家的工作经历和遇到的困难,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医学实践的见解。
这本书也谈到了马什为减少人类痛苦而肩负的责任。通过对医学生时期的回忆,他在书中塑造了一个外科医生的形象,并且探讨了医生这一职业中存在的种种困难,如医生处理可能性而非确定性时的艰难抉择,以及延长寿命的愿望可能给病人带来的悲剧性代价。
这本书是马什对自己30多年脑外科手术经历的回顾,在即将退休之时,他发现人生有种种不同的选择。对于什么是生活中重要的事情,他也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
医生你好:协和八的温暖医学故事
著者:协和八编著
索书号:R-49/S1710
本书为北京协和医院青年医生、毕业生共同创作的医学人文故事,执笔人均为协和高人气作者,所设栏目包括“凌晨四点”“心术“都是天使惹的祸”“白色剧场”“向死而生”“历史的蛛丝马迹”,这些栏目下的文章由“协和八”公众号推送后,在医圈受到好评,广为流传。
作者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不仅刻画了医院的场景,还用心观察和体会人情百态,真实再现了鲜为人知的协和故事,记录了一个个幸运与不幸交织的生命,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协和医生,展现了生死救护背后的爱恨博弈,折射出生命断面的真实思考。本书书名以一句“医生你好”的问候拉开序曲,北京协和医院赵玉沛院长亲自撰写序言,历数协和家珍,为本文所传递的医者情怀点赞。